进入新版网站

距 第三届全国啦啦操创意展示大会“文化创意视频网络大赛”  还有

0
返回

高校啦啦操团队文化建设的思考与研究

2019-06-26 中国啦啦操网 浏览次数1217

高校啦啦操团队文化建设的思考与研究

徐丽,王艺兰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铜陵,244000,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 啦啦操以团队的组织形式出现,团队精神是啦啦操区别于其它运动项目的显著特征之一,高校啦啦操队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团队文化建设。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等方法将管理学中的团队文化建设应用到啦啦操的团队文化建设中去,结合啦啦操及啦啦操团队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对高校啦啦操团队文化建设的现状做了系统分析,总结了制约高校啦啦操团队文化建设的因素,并就高校啦啦操队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议高校啦啦操团队文化建设受领导因素、团队因素、训练环境因素及教练员、运动员个人因素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制约,要将团队文化建设列为队伍建设的关键点,设置合理的团队目标,以强化目标导向,完善高校啦啦操队制度文化层面的建设,此外还要定期举办具有团队特色的活动或拓展训练


关键词:  高校;啦啦操;团队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团队文化是团队建设的核心,是团队的灵魂和支柱,它以团队的集体利益为目标,能使整个团队具有无可撼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提高团队绩效的重要保证,决定着团队的发展方向、事业兴衰[1]。在集体运动项目中,团队文化建设是培育运动员个人精神、运动队竞争优势精神力量的重要渠道,是发挥团队合力、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2]。啦啦操作为一项注重团队合作、有独特团队文化的体育艺术项目,从项目本身的特点来看啦啦操团队文化建设有其研究之重要性和必要性。啦啦操是一项舶来品,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近些来在高校蓬勃开展起来,但高校啦啦操队伍发展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重视运动队的训练但忽视甚至忽略团队文化建设,对高校啦啦操队的长远发展造成了严重制约。从促进高校啦啦操队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思考与研究队伍的团队文化建设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1 啦啦操及啦啦操团队文化的概述

1.1 啦啦操的概念及项目特征

啦啦操是现代体育运动中一个新兴的项目,最初为美式足球呐喊助威的活动发展,目前已经遍布于全球各国大型体育赛事现场,已成为一项全球性的体育艺术运动。啦啦操在我国是一项舶来品,进入国内的时间较晚,1998年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举办以来为其加油呐喊的啦啦操表演开始快速发展起来,并首先在高校得到了快速发展。

早期,《国际全明星啦啦队竞赛评分规则》对“啦啦队”的概念做出了诠释,但并没有涉及“啦啦操”的概念,随着啦啦操运动在国内的快速发展,2010-2013年版的《全国啦啦操竞赛规则》用“啦啦操”这一概念取代了之前的“啦啦队”,使啦啦操运动变得更加项目化。从学界对啦啦操的研究看,虽然不同学者关于啦啦操概念的表述不同,但整体上并没有较大的差异,多将啦啦操界定为:在音乐伴奏下,通过运动员集体完成啦啦操特有的运动技巧、难度动作并结合各种舞蹈动作,充分展示团队高超的运动技巧,集中展现青春靓丽、健康活泼和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并努力追求最高团队荣誉感的一项体育运动[3]。

啦啦操以团队的组织形式出现,在音乐的衬托下,结合舞蹈、口号、舞伴特技、技巧等动作技术,配合队形变化、协调配合等要素,通过团队间的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团队目标,旨在体现团队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反映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显然团队精神是啦啦操区别于其它运动项目的显著特征之一[4]。显然,啦啦操是集体活动,要保证集体性运动表演、比赛效果的最佳,既要强调团队动作的高度一致,最大限度的发挥团队合力,又要激发运动员的斗志保证他们发挥最佳水平。团队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控制机制,直接影响到啦啦操运动员的团队意识及团队之间的默契配合程度,在当前高校啦啦操比赛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中,加强对啦啦操队的团队文化建设对于提高队伍的整体配合水平至关重要,是提高队伍竞技水平和比赛成绩的关键。啦啦操队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啦啦操团队文化建设。


1.2 团队文化的概念及结构特征

在企业管理、医疗机构、学校组织等不同的领域,因共同目标而集聚在一起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团体组织皆为团队,团队有明确的目标,团队成员间有高度的信任感和互相协调,通过彼此间的互补功能,互动与相互依赖合作致力于达成共同的目标。团队文化是从组织文化发展而来的,是指团队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团队成员通过长期的互相协作共同创造和形成的,并为团队成员自觉奉行和遵守的共同信念、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5]。团队文化建设能够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提高团队凝聚力,强化团队承诺,提高团队满意度,通过强化共同的价值观来促进团队的进步,最终实现共同的目标[6-7]。

根据荷兰文化专家霍夫斯塔德的文化结构模型可将团队文化建设的结构由内而外划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面,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是保障,精神文化是核心。所谓精神文化,即以团队核心价值观为主旨构建的理念体系,包括团队的核心价值观、目标、意识与精神等要素;制度文化是团队文化的中介,既能保证精神文化的实施,也能有效约束团队成员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团队的组织结构、角色规范、规章制度和考核奖惩等;行为文化是团队文化的外在表现和结果,主要包括教练等的领导行为、队员行为等,从团队成员的行为中体现出来;而物质文化是团队文化的物质和平台,主要包括团队的形象标志、训练的场地设施等[8]。总之,团队文化是团队物质与精神文化的复合体,团队文化的建设对团队的发展起着协调、激励、凝聚、自我控制和形象塑造等内在作用,直接决定了运动队和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发挥。从啦啦操的项目特点看,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清晰凸显出团队文化建设的结构特征,加强团队文化建设对于高校啦啦操队凝聚力、战斗力和竞争力的提升都有重要的价值与作用。


2 高校啦啦操团队文化建设的现状影响因素

2.1 高校啦啦操团队文化建设的现状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等方法了解到虽然近年来越来越多高校都组建了啦啦操队,高校啦啦操队的整体水平也显著提升,但多数队伍都不重视啦啦操团队文化的建设,而一支没有良好团队文化的啦啦操队,显然是缺乏长期可持续发展活力的,会影响到队伍的发展。

从精神层面看,高校啦啦操队建设中都有一个共同倾向,即重物质,轻精神,重技术训练,轻团队文化,队伍建设中重视技战术层面的提高,相对的忽视了团队文化的建设,导致大学生对啦啦操团队文化的实质认识不足,只停留在简单的团队协作、配合层面,团队目标明确,队伍凝聚力强,但个人成就感和责任感不高,缺乏对团队担当责任的动力。当然,有少数高校啦啦操队较重视精神文化的培育,初步形成了自己特色的团队文化。

在制度文化层面,现阶段高校啦啦操队的管理制度普遍不不够完善,教练员的管理理念滞后,多重视训练管理制度的建设,能够根据训练目标、比赛目标制定系统而科学的训练计划,进而开展系统的训练;但生活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缺乏,在生活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约束和人文关怀,在激励方面不重视运用合理的奖惩机制激发运动员参训的热情,无法发挥约束性、鞭策性和激励性的作用,团队成员潜力激发不够。

在行为文化方面,近年来各高校为了促进啦啦操队的发展,从体育院校引进了一批高水平的啦啦操专业教练来执教队伍,教练员的专业能力较强,但在队伍建设中多将重点放在如何有效提高团队的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上,忽视甚至忽略运动员的成长过程,除训练之外对他们的生活、学习缺乏必要的关注和关心,人文关怀不足;并且,高校啦啦操队的建设仍旧以教练员为核心,运动员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障,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互动,教练员和队员们没有很好的沟通,导致组织团队活动的行动力欠缺。

从物质文化层面看,近年来国内体育院校表演专业陆续开设了啦啦操专项课程,而普通高校目前尚没有开设此专业,在物质层面的保障情况还比较薄弱。走访了解到,当前高校啦啦操队训练环境的装点较好,训练的氛围也比较好,但普遍存在训练场地、专业器械不足的情况,尤其是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医疗保障措施,由于啦啦操运动中有很多难度较大的动作,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与损伤风险,制约了高校啦啦操队的健康发展。


2.2 高校啦啦操团队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

高校啦啦操队建设中普遍不重视团队文化建设,导致啦啦操啦优秀团队文化的现实问题,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只有了解团队文化建设受那些因素的影响,才能在今后的队伍建设中予以应对并解决,从而立足队伍实际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优秀团队文化。

首先,领导因素的影响。学校领导层面对啦啦操运动的认可、领导风格等都会直接影响到高校啦啦操团队文化建设。当前,高校领导对啦啦操队的建设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部分高校领导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体育文化活动,以啦啦操队建设为抓手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本质上对啦啦操运动的认可为啦啦操队团队文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大力宣传啦啦操文化,并能给予队伍良好的经费保障和人文关怀;部分学校领导只是将啦啦操作为学校多元化体育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并不是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体育项目,对啦啦操队的发展不够重视,甚至认为啦啦操队可有可无,学校对啦啦操队投入不足,保障缺乏,团队文化建设缺乏后劲。

其次,团队因素。采取有效的手段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如良性竞争,互相合作、相互关爱等),是搞好高校啦啦操团队文化建设的关键。高校啦啦操队本身就处于激烈的竞争大环境中,要将竞争意识贯穿到队伍中的每一名队员,建立的一种良性竞争氛围和机制,能够进一步激发运动员参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能者上,劣者下的机制,能够不断优化运动员的忧患意识和团队意识,由于不同学校所采取的措施不同,因而团队的竞争氛围不同,必然会影响到啦啦操团队文化建设的效果。同时,团队的沟通模式也会影响团队文化建设,由于队伍内部不同运动员性格、啦啦操基础等方面的差异,在训练中可能出现一些矛盾,沟通模式好矛盾解决的快,沟通不畅则必然会破坏团队文化。

再次,高校啦啦操制度文化层面暴露出来的问题,是由高校啦啦操队的环境因素所造成的。突出表现在:一是训练场地和设施的不足,目前国内高校啦啦操队多是在舞蹈房、体操房等场地上训练,缺乏专用训练场地和器械,部分高校甚至没有固定的训练场所;二是师资配备和后勤保障不足,目前高校啦啦操队并没有相对完善的管理团队,多是教练员承担了队伍管理、生活、学习和竞赛等方面的所有管理工作,由于教练员多为兼职,精力不足,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队伍的训练、管理中去;三是激励制度不足,目前大部分高校多是根据队伍的比赛成绩给予一定的奖励学分,专项经费支持很少甚至没有,训练和比赛的费用基本上是学生自费或教练员补贴,影响了训练的积极性;四是训练保障措施差。

此外,教练员、运动员的个人因素也是影响高校啦啦操团队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在教练员方面,现阶段高校啦啦操队教练员多为中青年教练,整体学历水平较高,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且多有过专业啦啦操培训、竞赛的锻炼,专业能力比较高,但受制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训练能力强,但不重视团队文化的建设,并且多是从其它专项转型过渡到啦啦队专业因而对啦啦操团队文化也缺乏深刻的认知;运动员来源比较复杂,但为了共同的目标凝聚在一起,增强了团队文化的多样性,对啦啦操运动的喜欢程度较高,有着强烈的参与热情,能为追求最高荣誉的团队目标而积极训练,训练比较投入,能积极与队友协同、配合,在良好的团队合作中能够促进自身各方面的提升,但基础薄弱,底子较差。


3 高校啦啦操团队文化建设的策略探讨

3.1 将团队文化建设列为队伍建设的关键点

新策略、新行动需要新理念,要打破高校啦啦操队现有的建设模式,让队伍的建设重点从以往单纯的倾向于技术训练,向技术训练与团队文化建设并重,首先要提高教练员对团队文化的认识,转变思想,从而将团队文化建设积极贯彻到队伍建设中[9]。

高校啦啦操队现有的模式,是长期以来我国举国体制下专业运动队建设模式的缩影,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但忽视甚至忽略了团队文化的建设,导致啦啦操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当然,这种问题的出现既有历史因素、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有教练员自身因素的制约,要转变教练员的思想,在社会层面要通过主流媒体加强对啦啦操精神实质的宣传,让广大教练员更加清晰的认识啦啦操运动团队文化的本质特征,了解啦啦操团队文化建设的结构特征,进而能够从影响高校啦啦操团队文化建设的因素出发,立足实际,将团队文化建设贯彻到啦啦操日常训练的始终,将团队文化建设发展成为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常态化的团队文化建设,来培育具有学校特色、队伍特色的特色团队文化。


3.2 设置合理的团队目标,以强化目标导向

高校啦啦操团队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建立让所有成员共同信仰和遵循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与价值体系,通过最大限度的发挥集体合力和个人价值实现共同目标。因此,高校啦啦操团队文化的建设必须要遵循“目标一致”原则,强化目标导向。

构建高效团队文化,需要立足高校啦啦操队伍的实际情况设置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团队目标,既能为队伍的发展、训练的开展指明方向,也能有效激励队员,提升凝聚力,推动运动员为实现愿望而积极投入到训练中,此外还能作为检验训练效果、执教水平的考核依据。高校啦啦操团队目标要略高于队伍的整体水平和运动员的能力范围,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运动员的训练激情,不断挖掘他们的运动潜力,让团队成员抱成一团,朝一个方向努力,充分发挥团队目标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目标的设定要划分阶段,可以以啦啦操队参加的赛事为主要目标,建立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通过短期目标的实现让运动员体验到成功喜悦和达成目标的成就感,从而提高自信,更主动的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备战中。


3.3 完善高校啦啦操队制度文化层面的建设

针对以往高校啦啦操队建设中制度文化缺失的问题,为了更好的激发运动员参与训练的热情和积极性,必须要通过完善奖惩制度、激励手段等措施强化制度文化层面的建设,为高校啦啦操队团队文化的建设与优秀团队文化的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合理的团队激励、奖惩等是提高高校啦啦操团队凝聚力与运动员责任感、归属感的重要手段,从而建立强烈的责任心和向心力。以往高校啦啦操队建设也采取了一些激励手段,但较为简单,多是简单的奖励学分,笔者认为应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将学分奖励、证书奖励、训练补贴等有效结合起来,实现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对于部分啦啦操专项能力突出在条件成熟的情况可给予保研奖励,鼓励个性发展,提供展现平台,增强训练热情,激发团队成员朝着统一目标努力训练。同时,要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将进步情况、训练态度及比赛成绩等融入到综合型的考核体系中,给予适当的学分惩罚、扣除训练补贴或奖金等适当的奖惩,端正他们的训练态度,能以端正的心态参与到训练中。


3.4 定期举办具有团队特色的活动或拓展训练

为了加强啦啦操队员与队员之间、队员与教练之间的沟通,提高团队凝聚力,除了常规训练之外,适时组织一些具有团队特色的活动或拓展训练也是非常必要的。

啦啦操训练只是大学生课外活动的一部分,并不是大学生生涯的全部,啦啦操团队文化的建设必须要考虑到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考虑到大学生的发展需求。高校啦啦队都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团队文化的发展需要考虑到团队的实际,打造特色的团队文化,而可以将某些特定节日作为团队成员之间聚会、沟通与交流的机会,形成常态并延续下来,让这些活动成为啦啦操队的一种传统,并作为文化进行传承。实际上,美国NBA啦啦操队基本上都有自己传统的节日,为国内高校啦啦操队特色活动的举办提供了良好的参考。此外,由于啦啦操项目难度较大,如托举、金字塔等对运动员的身体、心理都有较高要求,而部分运动员基础薄弱,心理素质较差,因此开展针对性的拓展训练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拓展训练来强化他们的身心素质,强化队员之间的新人,提高团队凝聚力,改善自信心和责任心。


4 结论

4.1 啦啦操是一项以团队形式组织的集体性活动,长远发展离不开啦啦操团队文化建设,啦啦操团队文化由内而外划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面,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是保障,精神文化是核心。

4.2 从高校啦啦操团队文化建设看,精神文化层面重物质,轻精神,重技术训练,轻文化;制度层面方面,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生活管理、奖惩制度等缺乏;行为文化层面,对运动员的人文关怀不足,团队沟通不畅;在物质层面方面,器材设施及医疗保障缺乏。

4.3 高校啦啦操团队文化建设受领导因素、团队因素、训练环境因素及教练员、运动员个人因素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制约。

4.4高校啦啦操团队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可采取的策略是:将团队文化建设列为队伍建设的关键点,设置合理的团队目标,以强化目标导向,完善高校啦啦操队制度文化层面的建设,此外还要定期举办具有团队特色的活动或拓展训练。

 

参考文献:

[1] 张新国,吕晶晶主编.组织行为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4:160.

[2] 陆璐编.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竞技体育精神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297.

[3] 王洪主编.啦啦操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5.

[4] 陈宛,李德华.团队文化建设在啦啦操运动的应用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5,(9)23-26.

[5] 刘一民.论体育团队精神[J].体育科学,2003,53:58.

[6] Kao, S. F. & Cheng, B. S. (2005). Assessing sport cultur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SSCI), 22-38.

[7] Cruickshank A, Collins D, Minten S. Culture change in a professional sports team: Shaping environmental contexts and regulating power[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 Coaching, 2013, 8(2): 271-290.

[8] Schwartz S H. Beyond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New cultural dimensions of values[M]. Sage Publications, Inc, 1994.

[9] 黄珺,陈正富.对现代体育精神的诠释[J].体育文化导刊,2005,(6)25-26.

 

 

 

 

Thinking and Research on the Team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Cheerleading in University

 

XuLi, WangYiLan

 

TongL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TongLing, AnHui, 244000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Abstract: The cheerleading takes the form of team organization. Teamwork is one of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cheerleading different from other sports.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college cheerleading teams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team culture.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expert interview, and observation, the team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management is applied to the team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cheerleading, combining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eerleading and cheerleading team culture.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eaching team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summarizes the factors that restrict the teaching team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o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cheerleading teams: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cheerleading teams is constrained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leadership factors, team factors, training environment factors, coaches, and individual factors of athletes. Team culture construction should be listed as the key point of team construction, and reasonable team goals should be set to strengthen goal-oriented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ltural level of college cheerleading teams. In addition, regular activities or expansion training with team characteristics should be held.

key words:  University; Cheerleading; Team culture; Construction

 

 

 

 

 

 

 

 

请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CCA版权所有@2016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永智路6号四号楼A栋3-303

快递API支持 快递查询 苏ICP备18049601号-2 法律事务

联系电话

025-52310505